想参加5月份中级茶艺师、中级评茶员培训的,请于4月29日前报名。想选购绿茶皇后——正宗狮峰龙井茶,可联系13735437860。

   
   
茶 艺 师 培 训 网
  


当前位置:
中国唐代三大茶道流派的形成
来源: | 作者:zgcysnet | 发布时间: 2018-05-10 | 411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中国唐代“茶道”一词已出现在相关文献之中,说明茶道在中国是源远流长的。在茶道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修习茶道可满足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挖掘茶道的传统文化资源,使中国茶道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是茶文化人士的共同愿望,有助于人们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茶道。本文根据相关历史文献,结合茶道思想和人文精神对唐代茶道活动进行分析归类,阐述了唐代茶艺类茶道、修行类茶道、风雅类茶道三大茶道类型的形成及对后世茶道产生的深刻影响。

修行类茶道需要饮茶环境清静,讲究独自饮茶品茗、益神思,得茶之神韵。以饮茶作为益思、悟道、修行的途径,随着饮茶数量的增加,饮茶的感受从生理到心理再到心灵,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风雅类茶道把饮茶的物质享受与饮茶活动中的文化艺术享受相结合,使饮茶活动成为具广泛观赏美和富含文化艺术气息的修养身心活动;唐代茶艺类茶道流派穷究一切影响茶汤品质的因素,使茶汤品质发挥极致,以此体现人文精神与茶艺类茶道思想。

 

正文

历经东晋至南北朝的饮茶文化积淀,封建社会时期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对高度发展与社会繁荣,为中国古代茶道流派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根据茶道活动特点及茶道思想分析唐代茶道流派,可分为以陆羽为代表的茶艺类茶道;以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茶道;以常伯熊为代表的风雅类茶道。

一、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茶道流派的形成

     以目前了解的关于“茶道”一词的最早记载,见于唐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烹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如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而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人在饮用越人赠送的剡溪茶后,激情满怀,文思似泉涌井喷,在细腻地描绘茶的色香味形后,生动地抒发了饮茶过程中的身心感受。“三饮”便得道了,而这个道是世人极难得到的。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田园生活隐居,寄情于田园山水的超脱行为都甚为可笑,茶的三饮便得道,为何陶潜不知呢?谁人与我知音?谁能知饮茶可以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是了解的。

从上述内容理解,古代修行类茶道,是通过饮茶得道,而这个道可能是陶潜隐居修行之类的最终目的;或如僧侣苦心修行,破除红尘烦恼、参禅修行的道;或如赵州和尚偈语“茶去!”的道等。

另外一种“得道”的解释应该是得道成仙,据《抱朴子》载:“上士得道,成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可见茶道一词的产生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有不解之缘。

    由此看来,该茶道类型是以饮茶品茗作为人的一种感悟方法,是从人的生理至心理直至心灵的多层次感受。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沏茶、品茶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累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如观赏茶器、茶叶及沏茶的过程;嗅闻茶香;品味茶汤;品茗感受的过程是茶与心灵的谐和过程,使人返朴归真。饮一碗茶汤,到达涤去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的境界;第二碗饮罢,清醒神思,仿佛忽然降下了清神思的飞雨。至此,量变已累积至临界状态,不喝第三碗茶,仍不能到达茶道的境界,饮罢三碗便得茶道。由量变到质变,产生飞跃,到达道的境界。由凡人的境界上升到达仙人般的境界。同理,没有前面量的累积,是难以达到茶道境界的。

最相近的例子,就是卢仝茶诗,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介绍了饮茶得道的环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描写了茶汤的品质特征;一碗仅是解渴,“喉吻润”,满足了生理需求;饮二碗茶后“破孤闷”,把愤世嫉俗、深感压抑烦闷的心情消解了,上升到了心理感受;“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表达了作者甘于清贫,追求知识与精神财富的志向,志俗尘境;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既有生理感受的汗水轻发,又有对不平现象郁结于心中的郁愤借助于饮茶发汗而尽皆散发,层层递进,使心灵轻盈;五碗肌骨轻,肉身凡胎的肌肉与骨骼也由于饮茶而净化,变得轻松、轻灵,已到量变累积至临界状态,为精神升华打好了基础;六碗通仙灵,人的肉体与心灵通过饮茶得到彻底净化,乘着清风达到仙人合一的灵境,到达了茶道的境界。

修行类茶道的代表性人物是皎然、卢仝、赵州和尚等,借助于饮茶使思想升华,超越人生,栖身物外,达到羽化成仙、或到达参禅修行的美妙境界,是中国古代茶道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众多史料记载中均体现了这一关系。如卢仝饮六碗茶后,到达“通仙灵”的境界,“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飞去”;如壶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陶弘景《杂录》:“苦荼,轻身换骨”;《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及四川蒙山甘露祖师吴理真在上清峰植茶七株,后人有“仙茶七株,不生不灭,服之四两,即成地仙”之说;宋代范仲淹有:“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靠风飞”;明代罗廪《茶解》:“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然蕴有妙理,非深知焉好不能得其当”;明朱权《茶谱》:“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等等。

    饮蒙山吴理真七株仙茶四两,即成地仙;卢仝“六碗通仙灵”;皎然“三饮”便得道;赵州和尚赐僧徒三次“茶去!”。虽然数量不等,算法不一,比如碗有大小,茶种类有异等,但揭示的修行类茶道思想相同,把饮茶活动作为修行悟道的一条捷径,借助于饮茶活动得到物我两忘的心灵感受,达到仙人般精神境界。(作者:周文棠)

二、  陆羽为代表的茶艺类茶道流派的形成

(1)  陆羽与《茶经》

    唐代陆羽(公元733—804年)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亲身实践,著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阐述茶的著作——《茶经》。使陆羽成为中国茶叶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茶艺类茶道家。

细观《茶经》,基本上是一本古代茶叶的百科全书,陆羽不但研究茶的自然科学属性,还非常重视研究茶的饮用。如煎茶过程、茶具与水对茶汤质量的影响等,而近代茶叶科学研究者多研究茶树品种、栽培、加工、贮藏、茶叶内在生化物质的变化等如何把茶生产好,而忽视了茶、茶具、水的选择与沏泡等如何把茶饮用好。须知好茶还须用好的沏泡方法,才能更充分地显现和领略茶的魅力。

陆羽《茶经》十分详尽地阐述了唐代饮茶方式的主流,对茶的采摘、制作、饮用进行了细化,其煎茶方法为:炙茶、贮茶、碾茶、罗茶、择水、烹水煎茶(一沸调盐味,二沸时出一瓢水、环激汤心、量茶末投于汤心,俟汤沸如奔涛,育华。)、分茶至各茶碗,使沫饽均匀。

与南北朝时期饮茶的不同,表现在由汤沃改为煎茶,调味料由葱姜改变为少量盐花,以及对影响茶汤品质各方面因素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如开始认识不同水质对茶汤质量影响;不同沸水程度对茶汤质量的影响,不同产地茶碗对茶汤汤色的影响等等。这些均体现了陆羽穷究天地奥秘的执着追求精神。陆羽对茶学茶事各方面的深入探索与宣传,为茶艺类茶道和风雅类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使它们具有了科学性与合理性。

(2)根据茶汤品质命名茶类的茶道思想

   《茶经》五之煮载:“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此光辉而灿烂的一页,由然而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倡导“以人为本”,提倡人文精神的现代社会,至今仍然缺少依据茶汤品质类别而分别命名的产品。依据茶汤质量分类别将引导人们重视茶叶的炙焙、煎煮、沏泡、冲点、品饮技艺,为茶艺类茶道思想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3)陆羽《茶经》中的哲学意蕴与人文精神

陆羽《茶经》三之造中“伊公羹、陆氏茶”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内涵,揭示了中国文人雅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以及朴素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陆羽以“陆氏茶”喻作“伊公羹”,虽说艺茶似烹饪,还包含了以艺茶精研事物至理,融会贯通,金木水火土茶调配得法,可煎调出好茶汤。与治理国家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是一样的道理。商时的伊公以烹饪美味羹汤而闻名于世,他以烹饪美味羹汤需调配各种配料,掌握恰当火候为例子阐述了治理国家也需运用各种人才,人尽其材,如正确处理金木水火土的关系般妥善处理协调各类人、各阶层的关系才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对八卦与金木水火土的认识是古代中国哲学的精粹,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化万物,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揭示了世界万物乃至宇宙变化的至理。各事物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哲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有认识、遵从自然规律,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艺茶小事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研修茶道而达修身养性的境界由此可见。

《茶经》中有对煎茶用“鍑”的记述:“长其脐以守中也”,借艺茶之道,喻示人生之道:人以守中和为中庸之道,恰如因鍑的脐长守中茶汤之味才醇美,人守中庸则是道德之最为正当者。

煎茶活动中规范思想在《茶经》中也得到了全面的强化与进一步的细化。如煎茶器具是二十四器,在何种情况下可省略某某茶器具,但在城邑之中、王候公卿之宅,若“二十四器”缺一便不能称会品茶了;又如茶器形状和材质的规范、饮茶活动过程的规范等等。

(4)鉴水体现人文精神

陆羽认为煎茶用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唐张又新评水有二十等,刘伯刍评南零水第一、惠山泉第二、虎丘寺泉水第三等,此外尚有煮水程度“一沸、二沸、三沸”,“上流水”、“中流水”、“下流水”的分别、“江心水”与“江边水”的区别等,历代文人雅士多有穷究水、茶叶、茶器具以及一切影响茶汤品质因素的传统。如《茶经》:“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认识到人们所研究的大都是表面的事物,因而对极细微事物的区别、极玄妙事物的把握能力,反映的是人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知能力、掌握程度。

饮茶之道中的这些哲理思想与人文精神丰富了茶道思想内容。(作者:周文棠)

三、常伯熊为代表的风雅类茶道流派的形成

这里不用雅士茶道或文人茶道的名称,而用风雅类茶道是为了真实反映中国古代茶道的原貌,是为了区别陆羽煎茶活动或陆羽《茶经》给人们带来的习惯思维,突出常伯熊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所记载的风雅类和表演型茶道集成者的地位及对后世茶道发展的积极作用。

从现有的古代关于茶道记载的第二个例子,就是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公元766年),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帔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饮两杯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座,教傩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陆羽游江介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

从上文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陆羽本人煎茶表演还没有到达表演观赏美的境界或层次,没有人认同陆羽的表演。即使如陆羽般说茶功效,用陆羽《茶经》所述的二十四茶器煎茶,仍没有被人认同。而常伯熊在陆羽《茶经》的基础上“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常伯熊与陆羽的不同境遇,并不是因为哪一个人煎的茶好。常伯熊尚未煎好茶汤,左右观众便已是刮目相看;李季卿尚未喝陆羽的茶,在观看陆羽煎茶表演过程中,就已产生对陆羽的鄙视心理。无论是常伯熊的或陆羽的茶汤,色香味形如何?饮茶感受如何?封文均未记载。可见以封演、常伯熊为代表的风雅类茶道流派中人对于解渴、品味、药用或健身目的的饮茶活动并不称为茶道,通过选水、置具、置茶、候汤等方法沏泡出色香味俱佳的茶汤也不称茶道,而是通过品饮茶的形式、内容与过程,给予人的风雅文化享受才是茶道。

常伯熊能成为茶道大家,是在陆羽《茶经》基础上,在从事煎茶活动过程中,对各方面都广为润色,使煎茶活动富含艺术情趣和文化品味,富于观赏性和艺术美感,这就是封演所述的茶道。虽然封演未细述“广为润色”的详情,但仍能使今人有据可查,有理可推而断之,润色使之美,润色使之具观赏性。

广为润色还包括饮茶的环境布置、服饰、茶具组合艺术、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整个空间中的所有感觉意境。如行为举止文雅、彬彬有礼,谈吐儒雅、语调沉稳、停顿起伏富于节奏、吐字清晰、音质优美等所具有的独特语言感染力。在“区分指点”上所透露出的优雅大气、肢体语言的谐和与恰如其分等方面,是常伯熊得到了观众的认同,而使观众刮目相看。

唐代风雅类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封氏简要谈到表演者穿黄帔衫,戴乌纱帽,以都统笼贮二十四茶器,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煎茶品饮。这些景象与如今中国各地众多的茶艺表演极其相似,只不过常伯熊的表演没有提及音乐伴奏而已。

在皎然诗中“茶道”二字仿佛尚未成为固有名词,还是“饮茶能得道”的合成,茶道的目的是借助于饮茶得道。而在《封氏闻见记》中,明确了风雅茶道是一种具广泛观赏美与文化艺术性的饮茶活动名称,这是茶道思想发展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常伯熊的重要贡献在于把饮茶活动提升为富含文化韵味的茶道艺术,把单纯饮茶的物质享受提升为富于观赏性的文化艺术创造活动,以至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把品茶审美的过程作为修养涵育的过程,开创了借助于饮茶活动提供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表演型茶道,使茶道大行。杜育作为风雅茶道的开拓者,常伯熊作为风雅类和表演型茶道的集大成者必将受到愈来愈多的茶文化人士关注。(作者:周文棠)

四、唐代三种茶道类型的特点

唐代修行类茶道的特点:饮茶环境清静,讲究独自饮茶品茗、益神思,得茶之神韵。以饮茶作为益思,修禅修行的途径。随着饮茶数量的增加,饮茶的感受从生理到心理再到心灵,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唐代风雅类茶道的特点:把饮茶的物质享受与饮茶活动中的文化艺术享受相结合,使饮茶活动成为具广泛观赏美,富含文化艺术气息的饮茶活动。

唐代茶艺类茶道的特点:探究一切影响茶汤品质的因素,使茶汤品质发挥极致,以此体现人文精神。

在中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在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条件下,形成了茶道文化中的三大类型:以茶艺映照人文素养,体现人对世界事物至理玄妙的理解与洞察把握能力,形成了以陆羽、刘伯刍、张又新为代表的茶艺类茶道流派;以退隐的、不得志的文人雅士及具出世思想的僧侣、修道者为主流的一部分形成了修行类茶道流派,如释皎然、卢仝、赵州从谂禅师等;而以入世的文人雅士、王公朝士、士大夫为主者形成了风雅类茶道流派,如常伯熊、李季卿、封演等。而大众化的,注重饮茶物质享受的,形成了茶艺爱好者群体,如封氏记载的以都统笼贮二十四茶器的远近倾慕者、好事者。该三大茶道类型和茶艺爱好者群体的形成对后世茶道、茶艺的发展与演变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作者:周文棠)

 

On Three Major Schools of Tea Ceremony in the Tang Dynasty of China

                      By Zhou Wentang

China Tea MuseumHangzhou, Zhejiang, 310003, P.R.CHINA

Abstract

       The long history of tea ceremony in China may well be evidenced by the fact that the term “tea ceremony” has appeared in related liter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Nowadays, people attach importance to tea ceremony for the common acknowledgement that practicing tea ceremony may satisfy their cultural and spiritual needs. People from the tea circle believe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tea ceremony would help the average people to better appreciate and master the tea ceremony. Based on related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tries to categorize tea ceremony activities in the Ta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s and humanistic views hidden behind the tea ceremonies, and discusses the three major schools of tea ceremonies in the Tang Dynasty, namely, the technical school, the self-cultivation school and the aesthetic school, and their profound influence on tea ceremonies of later times.

       The self-cultivation school required a quite environment for tea drinking in the pursuit of a refreshing mind and grasp of tea essence. Drinking tea was considered a way to freshen oneself, to obtain insightful understandings and to promote moral cultivation. As one drank more and more, his feeling from the activity accumulated and evolved from a physical sphere to a mental one and finally to the soul, which was a process from quantitative change to qualitative change. The aesthetic school, however, combined the material pleasure of drinking tea with the artistic enjoyment accompanied by such activity, making it a moral and physical cultivation full of aesthetic pleasure. The technical school of tea ceremony in the Tang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emphasized researches on all factors that might affect the quality of brewed tea, for the only purpose of perfect tea.

 

作者简介:

周文棠,别名公刘子

  

电话:13867457034​

咨询:程老师

  • 热烈庆祝《茶艺师技能培训多媒体教程》由中国农业出版社等出版发行!
  • 公刘子先生应邀主讲文澜讲坛第496期“古代制茶与饮茶法”
  • 广西蒙山茶厂“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茯砖茶介绍
  • 《吃茶去》杂志刊出本苑茶师胡旭英论文“吴理真是宋僧”
  • 中国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考证相关事宜咨询与答复
  • 韩国茶文化协会金锦子支会长率队造访公刘子茶道苑
  • 杭州茶楼行业茶具评比公刘子茶道获二等奖
  • “武林斗茶会”第一期活动成功举行
  • 纪念“公刘子茶道”诞生二十周年
  • 800年前的“天台乳花”重现天日
  • “明州茶论”文集刊出“杭州茶都之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