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招生热线:0571-88210971
《中国茶叶》杂志刊出“茶艺师职业培训之由来”
来源: | 作者:zgcysnet | 发布时间: 2018-04-18 | 724 次浏览 | 分享到:

茶艺师职业培训之由来 

公劉子

时下,全国各地茶艺师职业培训方兴未艾,这对弘扬茶文化,振兴茶产业,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茶艺师还遍及世界几十个国家与地区,日本成立了茶艺师协会,说明中国茶艺师职业培训也获得了世界其他国家茶人的认同。

作为茶艺师职业培训的亲历者,回顾10多年来茶艺师职业培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期茶艺师职业培训获得社会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一、茶艺师职业培训产生的背景

茶艺师的诞生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而产生的。

1.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创制和恢复历史名优茶;其二是提倡饮茶与人体健康;其三是宣传茶文化。自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杭州陆续设立相关茶文化机构,标志着近代中国茶文化的复兴。

2.茶艺、茶道文化已有一定程度的传播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中国两岸台湾与大陆的茶艺交流,日本与中国的茶道交流日益活跃。在茶界与文化界人士的共同推动下,茶艺培训、茶艺表演、“无我茶会”等活动在社会上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传播,甚至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以“西湖国际茶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为代表的大型茶文化活动带动了各地茶艺、茶道文化的传播。19921994年,杭州茶道组织相继诞生,标志着20世纪90年代茶艺、茶道文化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3.茶艺馆大量出现带动了茶艺服务专职员工的需求

现代茶艺馆产生于台湾。20世纪90年代沿海城市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茶艺馆获得了发展先机,并很快传播至内地城市。杭州出现了闻名国内外的茶艺馆群体,如湖墅茶艺馆、青藤茶馆、湖畔居、紫艺阁茶坊、门耳茶馆、西湖国际茶人村、和茶馆、黄龙茶艺馆、蓝宝茶楼等等。别具传统文化氛围的茶艺馆,需要大量专职的茶艺专职人员,这是茶艺员、茶艺师培训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国家茶艺师职业工种产生的因缘。

二、19996月社会茶艺从业人员培训为“茶艺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茶艺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急需懂茶艺的从业人员。自1992年开始,笔者从事茶道活动,并在茶艺馆及相关学校开展茶艺培训工作。199962126日,笔者在茶博组织主持了“第一期茶艺员培训班”,邀请茶界专家联合授课。参加培训的单位人员有近2033人。培训课程设置内容是理论与操作两个方面,理论课程有:“中国茶文化简史”、“茶叶基础知识”、“茶叶选购、贮藏与品质鉴别”、“茶、茶具、水的选配沏泡”、“茶艺表演基础理论与实践”、“茶馆服务与礼仪”、“茶叶沏泡技艺”;操作技能一般安排有“各类茶的识别与鉴赏”、“各类茶的沏泡”、“茶叶质量审评”、“茶艺演示”等。培训结束进行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考核合格,由相关茶文化机构颁发“茶艺员”证书。

“第一期茶艺员培训班”的成功举行,是一个里程碑,从面向社会招生,课程设置,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并重,各方面专业人员联合授课,短期培训时间安排,收费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开创了中国茶艺师职业培训的范例,这是现代中国茶艺师职业培训的雏形。

三、国家中级茶艺师、高级茶艺师诞生

1.中国首次茶艺师培训班

第一期茶艺员培训班成功举行后,需求茶艺培训的人员开始增多,有茶艺馆业主提出,员工先来培训了,是茶艺员,自己来参加培训,名称高一点才好,最好是“茶艺师”。经相关领导与浙江省劳动厅培训处联系后,浙江省劳动厅同意考核合格者颁发国家茶艺师证书,199911月,笔者组织主持了“第二期茶艺师培训班”,有来自全国各地和日本的27名学员,甚至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也参加了茶艺师培训,表明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从国内走向了世界,从而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这期学员中24人获得了浙江省劳动厅盖章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等级证书,为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另外3人因长期从事茶叶工作,富有茶叶工作实践经验,参加培训后通过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良,获得了国家高级茶艺师证书。颁证日期是19991124日。作为一个茶艺师职业工种,这3位是最早的国家高级茶艺师。

此次茶艺师职业培训的意义在于,这次培训是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等级证书,是浙江省劳动厅盖章颁发的,是中国首次国家茶艺师职业培训,产生了第一批中级茶艺师与高级茶艺师。

20003月,笔者又组织主持了“第三期茶艺师培训班”,学员以杭州人民职业中学的学员为主体,并吸收了杭州茶楼的茶艺从业人员及茶艺爱好者参加,共有学员34人。

至此,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茶艺员、茶艺师培训的途径。初级茶艺员、中级茶艺师、高级茶艺师的培训教材有“茶馆文化 ”、“茶文化发展简史”、“茶叶分类及质量鉴别 ”、“茶、茶具、水的选配沏泡”、“茶艺表演基础理论与实践”、“茶道类型与研修”、“唐前茶叶历史与文化”等,茶艺师培训课程学科亦基本成型。并使茶艺培训对象从学校走向了社会从业人员,从国内走向了世界。

220007月起,浙江华韵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大批茶艺师

在茶艺员培训、茶艺师培训三期的基础上,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省茶叶商会联合创办的浙江华韵职业技术学校于20003月成立,面向国内外招生,自20007月开始,积极开展了茶艺师职业培训工作,在尔后的数年里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中级、高级、茶艺技师。

                    四、茶艺师职业工种的概念和规范

     国家茶艺师职业培训在杭州诞生有其客观性。以19991124浙江省劳动厅盖章颁发的国家职业技术等级中级、高级茶艺师证书为例,在全国尚未有此类证书颁发的情况下,浙江省劳动厅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率先颁证,开风气之先。其次是浙江杭州的国家级茶单位众多,众多茶专家、学者聚集,营造了浓郁的茶文化氛围,参与茶艺师授课、参与茶艺员相关系列标准审定等等凝聚了众多杭州茶人的努力和集体智慧。其三,杭州旅游城市历史形成的独特休闲氛围,促使了众多茶艺馆的出现,茶艺馆员工有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在需求。

伴随茶艺文化的发展,出现茶艺员、茶艺师职业工种,先有浙江省劳动厅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术等级茶艺师证书,然后有全国各地劳动部门颁发茶艺师证书;先有浙江省《茶艺员系列职业技术等级标准草案》,然后有《国家茶艺师职业标准》。

茶艺师职业工种1999年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是20世纪茶界的大事,标志着茶艺师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茶艺文化的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契机。

笔者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茶艺师条目的撰稿,作为主要撰稿人参与了绝大部分的浙江省有关茶艺师职业工种标准、考核方法、考核指南、细目等等撰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因而,在随后的数年时间里,笔者作为主要撰稿人之一参与了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各级茶艺师技能试卷和评分标准》的草案撰稿,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茶艺员、茶艺师、高级茶艺师考核内容与方法[草案]的制订,参与《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茶艺师》四书撰写、各级茶艺师操作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各级茶艺师操作技能鉴定考核评分表,各级茶艺师考分记录表、等级茶艺师试卷的ABCD各卷撰稿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茶艺师职业工种的申报及相关文件的规范、审核中,浙江省劳动厅、中国茶叶博物馆及浙江省、杭州市相关茶文化机构和相关茶专家、学者、茶人起到了主导作用。

浙江省茶艺员系列职业技术等级标准中,茶艺员系列工种分为三种,茶艺员、茶艺师、高级茶艺师。《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于200212月颁布,茶艺师被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在这方面,江西社科院茶文化专家和北京茶界人士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茶艺师职业培训的重大意义

茶艺师职业工种于1999年产生,现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职业,全国各级茶叶社团和其他组织积极投入茶艺师培训工作,受训人员遍及各界,工、农、商、学、僧,有职业白领、博士,也有茶楼员工、家庭妇女等等。茶艺文化发展进入全面兴盛的时代。人们普遍认识到茶艺师职业培训对茶产业、对社会精神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茶艺师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

90年代台湾茶文化人士盛赞茶艺馆为匡正台湾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至今,人们认为,茶艺馆还有更多的社会功能,寓教化于无形之中,茶艺馆物品陈列,茶艺表演,环境氛围的营造,涵育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丰富了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茶艺师是茶艺馆的形象,为承载传播茶文化,传播真善美的社会精神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2.茶艺师职业培训为社会提供了大批茶艺人才

过去很少有培养茶馆从业人员的单位,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满足了国内外大量茶馆、茶叶店、会所对茶艺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同时,也为解决社会劳动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

3.茶艺师职业培训满足了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与科班学习不同,它是分阶段提高的过程,以短期培训为主,恰恰适应了已参加工作的人员学习。参加茶艺师培训的人员,现在已经发展到社会各个层面,许多学员把参加茶艺师培训学习作为一种精神享受,作为一种提高修养的途径,作为一种增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植礼仪修养的一种方法。

六、结语

浙江杭州茶艺师职业培训的诞生,以及浙江省茶艺师职业的相应规范,开启了茶艺师培训的破冰之旅,引导了全国各地茶艺师培训的兴起,短短十三年,至今已有数以万计的茶艺师分布在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分布在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在茶艺师群体的影响下,带动了中国茶文化、茶产业的更快发展。
       
十多年了,掀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可能有遗误之处,期望在茶艺师职业培训诞生与发展过程中做出贡献的相关人士指正。

摘自〈中国茶叶〉2012年第7期

〈中国茶艺培训网〉2012年7月20日讯